撰文/郭曉燕(現為臨床心理師)
就像人的身體會出現感冒、胃潰瘍、心臟病等生理疾病一樣,我們的情緒、性格、行為、思考等抽象的部分,也可能會因為複雜的因素而出現異常的情形。隨著媒體、書籍雜誌的介紹,現在民眾對於心理疾病(如:憂鬱症、精神分裂症、自閉症等)的認識也越來越多,不僅提高民眾對心理疾病的警覺性與重視度,也漸漸屏除過去認為心理疾病就是「瘋子」或上輩子做了壞事的汙名化。然而必須注意的一點是,當您察覺到自身或您的家人、朋友可能有心理疾病,請務必至醫療機構接受詳細的心理評估以及專業的診斷,切勿自己對照著報章雜誌提供的疾病特徵下定論,而延誤了治療的時機,造成病情的惡化。
引起心理疾病的因素很多,目前可知的是體質(diathesis)和環境(environmental)均為重要的成因。體質是對某種疾病的易受性,可以是生理的(包括基因、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、中樞神經系統缺陷),也可以是心理的(情緒特質、性格特質、思考方式、挫折容忍力等等),具有疾病體質的人在有壓力的環境下(例如:喪親、升學壓力、離婚等)才可能發病。
最後要注意的是,心理疾病的診斷只是一個幫助醫療專業人員了解問題、提供可能的治療、協助專家間進行溝通、以及有助於統計與研究的工具。大多時候患者很難被歸入任何一個心理疾患的診斷類別中,即使是被下同一種診斷的不同個體間仍可能存在著很大的變異性,然而診斷只是一個名詞,不能代表病人全部,重點應該放在盡力了解患者的主要問題是什麼,以及身邊的人能夠給予他什麼樣的協助。
情感性疾患
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s://www.depression.org.tw/
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 https://www.etmh.org/
小鬱亂入 https://depressytrouble.tw/
焦慮性疾患
強迫症小教室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hstang66
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 https://ilife.org.tw/
精神病性疾患
台灣精神醫學會-思覺失調衛教 https://www.sop.org.tw/video/sch_list.asp
自閉性疾患
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https://www.fact.org.tw/
注意力缺失與過動疾患
臺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 https://www.adhd.org.tw/
網路成癮
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-網路成癮專區 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mhaoh/cp-4910-55038-107.html
物質使用障礙
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 https://www.e-quit.org/